新聞中心
中國銅加工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分類:行業知識
- 作者:山川
- 發布時間:2024-07-05 14:18:57
銅加工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大的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發展環境,銅加工產業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保持了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目前,銅產業加工能力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整個行業呈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但同時也應看到,全行業仍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附加值較低等問題,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為更好抓住這一重要機遇,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提出十個重點領域和五個重大工程,其中新材料是重點推進領域之一。去年年底,國務院成立了23個部門組成的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小組,馬凱副總理擔任組長。今年年初,又組建了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務院從加強統籌協調、聚焦發展重點、提高創新能力、完善平臺建設、拓展應用領域、營造發展環境等方面部署了工作重點,中央和地方都在全力推進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
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將“精密電子銅帶、銅鎳合金板帶材、高性能銅箔”列為了著重發展的關鍵基礎材料。銅加工行業應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按照建設制造強國目標的總體要求,加快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在保持傳統電力、家電等領域穩定發展外,積極與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領域合作,開發新興產業用銅材,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搶占高端市場。
中國銅產業基本概況
2016年,我國銅采礦企業共274 家,資產總額1040億元、負債率58%,主營業務收入668億元;銅冶煉企業209家、資產總額4668億元,負債率63.8%,主營業務收入8506億元;銅加工(包括銅線、銅板帶、銅箔、銅管、銅棒等)企業1302家,資產總額4004億元,負債率59.4%,主營業務收入10071億元。全國銅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9245億元,與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比較,銅產業資產占全國有色行業總量的23%,收入占35%。
我國銅產業儲量總額3000萬噸,全球占比4%,排名世界第六;銅礦產量161萬噸,全球占比10%,排名世界第二。以下三類總量均為世界排名**,分別是銅精礦產量766萬噸,全球占比34%;銅精礦消費量1030萬噸,全球占比46%;銅材產量1682萬噸,全球占比65%。
目前,我國銅礦分布由原五大基地為主,逐漸擴展到向西部地區延伸,如內蒙古、新疆、西藏等。銅冶煉行業除了在四大資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區(山東、廣西)在銅冶煉分布的比重在加大。銅加工行業分布部分由發達省份地區向中部地區轉移和上游生產基地轉移。
2010年以來,銅產業投資發生了一些變化,礦山投資比較穩定,且在2014年銅礦山投資大于冶煉,近幾年投資額都維持在250億元左右;冶煉投資在2011年達到338億元高峰,隨后投資出現大幅下降,2016年為190億元;銅加工行業投資熱點不減,2016年達520億元,2016年整個銅行業投資953億元,占全國15.3%。
中國銅加工產業發展現狀
生產方面,數據顯示2000~2016年,銅材產量年均增長15.8%,遠高于銅礦和精銅增長速度。但近幾年增長幅度明顯放低,近三年,年平均增速為7.2%。資料顯示,2016年銅材產量1682萬噸,是2000年的10倍。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1~6月銅材產量1014萬噸,同比增長7.66%。2000~2016年銅礦、精銅生產增長速度分別為6.6%和11.3%;2017年1~6月銅礦和精銅同比增速分別為4.09%和7.16%。
世界銅加工主要生產國為美國、日本、德國、韓國、意大利和中國。2001年中國銅材產量占世界比例為14%,排名第三,到2016年,此比例上升到65%。
過去十年,我國國內銅加工產品結構比例中,線材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6年,銅線材占比由2010年的38%上升到44%;管材比例由2010年的18%下降到2016年16%;2016年板帶材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3%。
進出口貿易方面,多年來,我國銅材一直呈現凈進口狀態,但凈進口量逐年在減少,2004年凈進口量*高達80萬噸,隨后銅材進出口量均在下降,2016年凈進口量為11萬噸。2017年1~5月凈進口量為2.5萬噸。從產品來看,除銅管處于凈出口以外,其他產品均為凈進口。
銅管是我國銅產品生產增長*快的品種,2000~2016年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0%,2016年我國銅管產能320萬噸,產量為280萬噸,產能利用率87.5%,也是銅加工產品產能利用率*高的。排名前10家生產企業產能151萬噸,占比47%;產量105萬噸,占比37.5%,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2003年開始,銅管為凈出口,近幾年,我國銅管出口量在15萬~17萬噸之間,進口量在1.5萬噸。
2010~2016年我國銅板帶產量年增長7.2%,2016年為325萬噸,成為第二大類銅加工產品,產業集中度較低。16家代表性企業產量共計87.4萬噸,占全國27%。企業規模偏小,產能利用率預計為67%。這說明,市場份額向優勢企業集中、普通產品產能過剩嚴重、市場競爭激烈、加工費下降。銅板帶是我國凈進口銅加工產品,但凈進口量在減少,2006年進口量*大是33萬噸,近幾年進口量在13萬噸左右,而出口量一直維持在3萬噸左右,目前沒有較大突破。
由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對鋰電銅箔需求突增,造成2016年銅箔市場供應出現短缺,成為市場投資*熱的品種。2010~2016年銅箔產量年平均增長10.4%,其中2016年產量為29.16萬噸,增長22.3%;預計2017年銅箔產量將達35.8萬噸,同比增長22.7%。其中鋰電用銅箔產量2016年為5.88萬噸,占整個銅箔產量的20%,而2011年此比例僅為6%。銅箔的主要生產企業產業集中度較高,有11家企業產量超過萬噸,占全國產量近90%。多年來,我國銅箔仍依靠凈進口,每年進口量在13萬噸,出口量在2萬~3萬噸。另一方面,覆銅板呈現進出口狀態,近年進口8萬噸,出口10萬噸。
2016年銅桿產能1120萬噸,產量670萬噸,產能利用率為60%,有20家生產企業產能超過20萬噸,*大企業產能達100萬噸,2016年前10家企業產能406萬噸、產量近300萬噸,產能利用率達74%,產量占全國的44.5%。
山川重工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破碎機、球磨機、磁選機、浮選機、烘干機、回轉窯,免費設計生產線工藝,承接各種生產線。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您可以直接電詢我們:劉經理13938439388